当前位置: 首页 >> 方志动态 >> 重要讲话

冀祥德在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发布论坛历史分论坛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7-11-23 【阅读次数:

 

拓展视野 坚定自信

推动方志学一级学科建设

——在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

学术成果评价发布论坛历史分论坛上的讲话

冀祥德

 

国有史,郡有志,家有谱。地方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加强地方史志期刊工作,将有助于历史学学科的全面建设和发展,并将有助于推动方志学一级学科建设。这次论坛为方志学和历史学学科之间融合搭建了合作共建的桥梁。借此机会,我谈几点意见,也是我近年来从事方志学研究的一点体会。

第一,结交一批新朋友。此次论坛,各高校、科研院所的历史学专家、学者、期刊编辑,共谋历史学学科的发展,堪称中国历史学学科建设的一大盛举。这么多历史学学科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可以更集中、更深入地了解地方志,关注地方志,研究地方志,为地方志事业及方志学学科的发展献计献策,从而进一步加快推进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提升地方志品质,扩大地方志影响。我从事法学研究多年,对我而言,大家都是新朋友。

第二,打开一个新窗口。不少专家指出,历史学学科目前正担当着光荣而艰巨的时代重任,应当进一步打开眼界。对此,我深有同感,地方志就是当前历史学学科发展中应当关注的一个古老又崭新的窗口。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历史悠久,连绵不断。但是,地方志所蕴含的学术内涵与文化价值,可能为很多学科所不熟知,尤其是,地方志事业经过这几年的蓬勃发展和转型升级,已不再是历史学三级学科的传统认识,已经到了重新认识方志学综合定位的时候,地方志已经成为新时代学科建设研究的一个新窗口。

第三,开辟一片新天地。当前,地方志事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从隋唐至今,任何一个朝代或时期都没有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如此高度重视地方志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就地方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包括“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等。李克强总理三次对地方志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包括“修志问道,以启未来”“为当代提供资政辅治之参考,为后世留下堪存堪鉴之记述”等。刘延东副总理两次出席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并讲话,其中2015年12月29日,她在接见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模范代表时指出:“回顾浩瀚的人类历史长河,审视世界不同文明的源流演变,我国历代先贤圣哲通过修史修志,以文字记述为主要形式,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这体现了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之伟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都对地方志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天的地方志是一片新天地,是一片有待开垦的处女地,正全面参与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中,如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抗日战争志》以及《中国南海志》等重要文献的编修工作。地方志工作已由原来的“一本书主义”,发展到志、鉴、馆、网、库、研、用、会、刊、史“十业并举”,成为记载历史、传承文明、服务当代、惠及子孙的千秋大业。

第四,开创一个新学科。我这里讲的新学科,就是方志学。目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有方志学这个学科吗?如果有,应是几级学科?如果是在历史学里,那么它是历史学的哪一级学科?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准备成立一个文史学院,拟于其中设立包括方志学在内的几个系。然而在论证过程中,我们发现还没有高校真正设立方志学学科。虽然有个别院校曾在其历史学学科招生中设置了方志学本科专业,但没有一个能够坚持连续招生的。地方志内涵丰富,包罗万象,涵盖自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五大类内容。可以说,方志学涉及几乎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还包括很多自然科学学科。我认为,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在内的许多学科,其实都能在地方志中交叉和融合起来。方志学是集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法学、社会学、文学、考古学、民族学、文化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知识为一体的综合学科,是一个蕴含无限生机的新兴学科。能否从这样一个角度,推动方志学向一个独立的学科发展,是我们这些年一直探索与思考的问题。希望与各位共商共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