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方志动态 >> 重要讲话

冀祥德在首届全国年鉴论坛暨《中国方志发展报告(2017)》《中国年鉴发展报告(2017)》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7-12-25 【阅读次数:

 

冀祥德在首届全国年鉴论坛暨《中国方志发展报告(2017)》《中国年鉴发展报告(2017)》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

新时代肩负新担当,新征程绘就新蓝图

——在首届全国年鉴论坛暨

《中国方志发展报告(2017)》

《中国年鉴发展报告(2017)》

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7年12月21日)

冀祥德

 

各位代表,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隆冬时节,在全国掀起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和即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们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鹏城”深圳市召开首届全国年鉴论坛暨《中国方志发展报告(2017)》《中国年鉴发展报告(2017)》出版座谈会,具有独特的意义。这次会议得到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深圳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中指办),向关心重视这次会议的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为筹备这次会议付出艰辛劳动的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深圳市史志办公室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参加会议的各位专家、各位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

仲冬鹏城势翼然,鼎新气象冠山川。深圳市是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2012年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来到深圳考察,宣示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的坚定决心。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可以说,深圳不只有亮丽的深圳速度,更有近40年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积淀的深圳精神,先行先试、勇立潮头的深圳为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将近两个月前胜利闭幕的党的十九大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旗帜、团结奋进,极大地增强了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信心和力量,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重温入党誓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船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道,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产生于革命年代的“红船精神”,不但是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取得反帝反封建斗争胜利的精神支柱,也是新时期党领导人民不断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胜利的力量源泉。一定程度上说,一部深圳改革发展史,就是一部深圳人民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的首创史、奋斗史、奉献史。今天,我们把三个较为重要的会议合在一起在深圳举办,就是要学习深圳改革开放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在新时代继承发扬“红船精神”,并将其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起来,从中汲取前进力量,凝聚起全国地方志系统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的磅礴精神力量,激励和鼓舞广大地方志工作者用伟大精神推动伟大实践,以更大力度、更宽视野推动地方志在新时代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近两年多来,围绕贯彻落实《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中指组及其办公室以巨大的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强化顶层设计,奋力开拓创新,坚定方志文化自信,积极推进“两全目标”,全面推动转型升级,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可以说,全国地方志事业就像深圳这座城市一样,飞速发展,地方志事业的转型升级就像深圳的改革开放一样,在积极探索中快速、稳步推进。转型升级是当今地方志事业最鲜明的特色,是地方志进入新时代最鲜明的标识,是决定地方志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抉择和重要路径。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提高年鉴研究理论水平,深入推进全国地方志“一体两翼”用志工程,全面推进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下面,围绕会议主题,结合对地方志走进新时代的一些个人思考,我谈几点意见:

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正确把握地方志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脉搏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地方志系统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认真学习宣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深刻领会“新时代”的丰富内涵,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更好地肩负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与此同时,地方志工作者在新时代也要正确把握历史脉搏,踩准时代发展节奏,找准自身的时代定位和发展方向,形成新思路,采取新办法,解决新矛盾,实现新目标。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国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也进入新时代。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地方志事业在新时代要有传承、有创新、有发展,就要以坚定的方志文化自信和永不满足的创新意识,打造出更多新时代的精品佳作,逐步走进世界文化舞台中央。一是要坚持以国家利益和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为根本出发点。近年来,中指办积极组织编写《中国南海志》《三沙市志》以及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项目《中国抗日战争志》,同时还鼓励各地编写地方抗日战争志,就是在这方面作出的积极努力,旨在引领方向,真正做到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二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近年来,中指办已经启动编纂的一系列中国名镇志、名村志、名酒志、名山志等专题志书、特色志书,就是希望让地方志接地气、走进寻常百姓家。我们希望,今后要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在地方志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三是要坚持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今年9月,中指办在北京举行的“走向世界的中国方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得到了国内众多权威媒体的关注与宣传,其组织规模之大、宣传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在地方志系统中史无前例。12月初在乌镇召开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名镇志·乌镇志》中英文版作为大会的特别礼物被赠予参会的国内外重要嘉宾。这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地方志书首次以中英文双语版本的形式亮相重大国际会议,反响非常热烈。此外,中指办正在组织翻译出版《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总述和大事记卷,各地也陆续编纂出版年鉴英文版。未来我们还需要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传播“方志声音”,让地方志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

二、新时代要有新气象,全面推进“两全目标”要有新作为

明确方位才能找准方向,把握大势才能赢得未来。地方志事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和新的历史方位,当前的核心目标任务就是全面实现“两全目标”。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实现“两全目标”的决胜期,明确今后三年每个阶段所要实现的发展目标,与时俱进地擘画地方志事业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具有鲜明实践特色和深远历史意义。

随着全国地方志事业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工作任务更加清晰,中指组及其办公室为全力推动实现“两全目标”,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方面,狠抓完成进度。中指办从去年起在全国地方志机构主任工作会议召开期间,同时召开全国地方志工作经验交流会,反复强调要深刻认识按时保质完成“两全目标”的重大意义,把完成“两全目标”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为解决完成“两全目标”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今年8月在新疆伊犁召开全国地方志系统“两全目标”工作推进会暨援藏援疆工作座谈会,会后成立全国地方志系统推进“两全目标”工作督查组,研究制定关于援藏援疆工作的意见,确保统一思想,协调步骤,各地联动,举全国之力共同推动完成“两全目标”。为解决全国地方志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和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经费保障与人员保障上存在较大困难的问题,中指办先后实施民族地区与贫困地区志书出版资助工程、民族地区与贫困地区年鉴出版资助工程。为全面准确掌握全国地方志工作进展情况,尤其是各地“两全目标”完成情况,中指办决定在以往统计工作的基础上制定按季度统计的全国地方志系统统计制度,并筹划研发在线统计系统。此外,中指办还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工作任务,近两年除分别举办全国性的援藏援疆、名镇名村志、年鉴、地方史志期刊、方志馆、信息化等培训班外,今年起还将以往每年举办一期的全国地方志工作机构新任负责人培训班改为每年举办两期,全方位推进业务培训的常态化、系统化和科学化,为更高效推进“两全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保障。二是狠抓完成质量。我们深信,只有进度和数量上的增长是远远不够的,在赶进度的同时还要严把质量关,努力推出一批能够充分展示地方志的当代价值及永恒魅力的高质量地方志成果,只有这样,才能使“两全目标”工作有序、扎实地向前推进。近年来,中指办大力推进中国志书精品工程、中国年鉴精品工程,就是要在全国树立一批志鉴标杆,以点带面,使志鉴质量有明显提升,并从中涌现出更多精品佳作。与此同时,中指办从今年开始将原先每4—5年举办一次的的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质量评审活动改为每年举办一次,并在去年刚刚举办一次的基础上今年又举办一次,明年还计划开展一次地方志书质量评审活动,旨在检阅志鉴成果质量,表扬先进,以先进带动后进,确保志鉴编纂质量。此外,今年7月启动筹建的包括方志专家库和年鉴专家库两个子库的“中国地方志专家库”,也是强化质量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必将为志鉴质量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与技术支持。

2020年全面实现“两全目标”,实现省省有志鉴、市市有志鉴、县县有志鉴的伟大的世界文化创举,这是《规划纲要》赋予的法定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但就目前的形势看,任务仍然比较艰巨。截至2017年第一季度末,全国第二轮三级志书共出版2464部,仅占规划总数5652部的44%,尚有3188种尚未公开出版;地方综合年鉴方面,全国353个市(州、盟)、2844个县(市、区)中,实现公开出版综合年鉴只有2058种,只占约64.74%,地市级综合年鉴尚有45种、县区级综合年鉴尚有1094种未实现公开出版。面对困难和压力,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到2020年全面实现“两全目标”的核心目标任务,一手抓进度,一手抓质量,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要梳理清楚今后三年每个阶段的具体目标、任务,研究切实可行的办法、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往前推进,确保干一件成一件,干一项成一项,一级抓一级,以钉钉子精神全面抓好落实。2018年,我们至少要保证基本实现省市县三级志鉴启动编纂,工作滞后的地方都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积极行动起来。

三、新时代提出新任务,要不断开拓创新,通过实施“一体两翼”工程实现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新进展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增强改革创新本领,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创新驱动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规划纲要》也明确将“坚持改革创新”列为一条基本原则。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需要地方志作出更大贡献,地方志事业发展也必须走改革创新之路。中国地方志“一体两翼”工程就是地方志顺应新时代要求主动作为的一项重大创举,也是以创新思维、勇于开拓的精神参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积极尝试。

中国地方志“一体两翼”工程,是明确写入《规划纲要》的任务,也是中指办为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推出的全国地方志“十大工程”中的一项工程。“一体两翼”中的“一体”是《中国地情报告》,“两翼”分别是《中国方志发展报告》《中国年鉴发展报告》,目的在于系统分析上一年度中全国各地地情概况、志鉴编修状况,以及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工作开展情况,针对全国以及某一区域地方志事业发展状况和热点问题进行年度性的分析与研讨,以专业化的角度、专家学者的视野,开展系统性回顾、理论性分析和前瞻性预测。《中国地情报告》在“一体两翼”工程中具有主导性作用,其定位为年度资政类研究报告,旨在为政府决策咨询提供资政信息。其首卷《中国地情报告(2017)》已完成编写,正在印刷,12月29日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首届中国地情论坛暨《中国地情报告(2017)》出版座谈会。目前,山西省已经连续三年编写出版《山西省情报告》,新疆也着手编写《新疆区情报告》。下一步,在编纂《中国地情报告》充分积累经验的基础上,中指办将积极支持各省(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编写出版省(区、市)的地情报告。

《中国方志发展报告(2017)》实际为《中国方志发展报告》的第二卷。2016年8月,首卷《中国方志发展报告(2015)》出版问世,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在第二卷编纂过程中,做了两方面的重大调整:一是充分参考皮书类编纂出版的习惯,确定了以出版年度作为报告书名。二是与改名相呼应,将报告从2015年度的单一年度内容调整为包含2015—2016年两个年度的内容,同时将首卷中区域报告部分的内容单独摘出来扩充成书,定名为《中国方志区域发展报告(2017)》,从而使《中国方志发展报告(2017)》的素材更精、内容更优、框架更合理、特点更鲜明,也更加符合报告类图书的编写要求。同样,《中国年鉴发展报告(2017)》是《中国年鉴发展报告》的首卷,也包括2015—2016年的内容。今天召开的两部报告出版座谈会,主要是发布研究成果,总结交流编写经验,并就两部报告的2018卷编写工作进行研讨。

“两全目标”一样,“一体两翼”工程也是法定任务,是国家层面部署的刚性任务。各地必须高度重视,统一认识,将推进“一体两翼”工程与实现“两全目标”同等看待。大家知道,正因为近几年全国地方志系统主动作为、主动发声,地方志的地位才得到显著提升,社会影响力才不断增强。所以,任务虽然艰巨,但还是希望与会各位撰稿人坚定信心,群策群力,共同把这项任务完成好,编写出更多高质量的报告,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新时代带来新要求,要积极探索,推动理论研究水平要达到新高度

新时代呼唤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近年来,中指组及其办公室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律和方志理论建设规律的认识,把理论研究摆在重要位置,提出把方志学建成一级学科,并以此为契机培养方志学后备人才。为此,中指办积极谋划、主动作为,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举措,主要包括:进一步完善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制度,将学术年会打造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平台;进一步发挥中国地方志学会的学术平台作用,确立了信息化、年鉴、方志馆、史志期刊、方志学、编辑出版6个分会每个分会每年举办一次学术研讨会的制度;多次召开理论研讨会和学术会议,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博士后等,开展方志学理论与实践,以及方志学与相关联学科交叉研究,推进方志学学科体系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

在正确的政治导向、理论导向、学术导向引领下,中指办在推动年鉴理论创新上也取得了可喜成绩。一方面,中指办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的重重困难,经过多方努力创刊出版《中国年鉴研究》,并于今年10月在常州举行创刊发布座谈会,目前第二期即将出刊。下一步,要进一步强化期刊的学术阵地功能,将《中国年鉴研究》打造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刊物。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中国地方志学会年鉴分会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召开一系列年鉴学术研讨会,积极开展年鉴基础理论、应用理论研究,并力求做到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的紧密结合。中指办、中国地方志学会年鉴分会2017年8月在齐齐哈尔召开的精品年鉴与年鉴编纂创新研讨会和这次的首届全国年鉴论坛,都是在不同层面加强学术平台作用的积极举措。这次论坛的设计初衷,就是要整合各种年鉴学术研讨会,形成论坛制度,希望像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那样,全力打造一个具有品牌意义的年鉴理论研讨平台。这是一个美好的开始,也是长途跋涉中的一个加油站。希望参加论坛的各位代表珍惜这次难得的学术交流机会,围绕论坛“年鉴进入新时代与年鉴事业转型升级”的主题认真进行学术研讨和交流,畅所欲言,开阔视野,激荡思想火花,为年鉴事业科学发展贡献一份智慧力量。

同志们,这次会议是全国地方志系统在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包括三个独立的环节:一是首届全国年鉴论坛,二是《中国方志发展报告(2017)》出版座谈会,三是《中国年鉴发展报告(2017)》出版座谈会。可以说,志鉴两翼扶摇,涉及理论研讨、平台建设、成果发布等多个方面,内容丰富多彩。我们要借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大好契机,认真进行学术研讨,认真进行学习交流,认真开好这次会议。

同志们,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发扬“修志问道、直笔著史”的方志人精神以“高铁”般的方志速度和质量与效益并重的方志效率,用浓烈的方志情怀,激发方志担当的勇气,展现最灿烂的方志文化自信,把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不断引向深入,在新时代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

最后,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再过10天,就是新的一年了,在这里也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