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景德镇 >> 人物述林 >> 历史人物

人物传

发布时间:2017-11-28 【阅读次数:

 

 

吴芮秦汉间(?一公元前201年)人。吴王夫差七世孙,父申始迁居番地。宋《太平寰宇记》及《昌江风土记》均载:芮生于浮梁东北乡(原属番地) ,秦始皇时,芮为番县令。

吴芮为人性情豪爽,喜交宾客。为番县令时,很得江湖间民心,人们都尊称他为番君。那时天下反秦,群雄并起。有一天,英布来渴见吴芮,劝他起兵。芮见他谈吐不凡,论断有识,便改容相待,后招为女婿,让他相助举兵响应诸侯。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领的起义军向西进发,在攻南阳时,与吴芮的部将梅捐相遇,便一同去攻下了析、郦(今河南省内乡县)。后来项羽率军人咸阳时,自立为西楚霸王,各路义军也都立王。因吴芮曾从人关,封为衡山王,都于邾(今湖北黄岗县)。到公元前202年,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分封了七个异姓王。因吴芮曾派部将梅捐从人关有功,便封吴芮为长沙王,建都于临湘(今湖南长沙县南)。有诏书写道:“故衡山王吴芮,与子二人、兄子一人,从百越之兵,以佐诸侯,诛暴秦,有大功,为衡山王。项羽侵夺之,降为番君,今其以长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诸郡,立番君芮为长沙王,钦哉惟命!”次年,又诏令吴芮帅兵去安定闽中,行至江西的金精山(在江西宁都县西北15里的石鼓山)病逝。溢为文王。

吴芮仕汉后,因势小力薄又尽忠守职,所以他是七个异姓王中唯一能克善终的,后因没有子嗣,后继无人而国绝。

 

薛仲佐

薛仲佐字光辅,浮梁新平镇珠山人,唐宪宗元和间(806-820年)进士。他生平勤劳谨慎,为官政绩卓著。任县尉时就以作风正派、处理事务果断、严以律己而闻名。其后因公务人朝,路遇成德兵马。成德之兵,军纪松弛,凡朝臣经过境内的,资装往往被掠夺。

当薛被成德军队拦阻时,他按剑斥责他们。这些将士把他胁迫至镇见他们的主将,仲佐从容长揖,申辩缘由,于是放他人关,后升任山东南经略判官。当时有息武之议,他上奏皇上:“武备不可太弛,文职不可骤致”的建议,被提升兵部员外郎。因与朝臣意见不合,但有关军国事者,都力言之,后被调任武昌节度府判官。宝历年间(825-827年)因得罪镇将李佑,被贬陇石催税司,后告假归里。

 

 

曾与字九任,浮梁新平镇枫林人,唐宣宗大中(847年)进士。授任雍邱簿,勤恳有计谋,任职期间,有声望。他主张养民,因向尚书趟瓒提出“国之所恃者民,民之所恃者食”以及“用兵以来,民困已极,先祖养斯民之意尽废无余矣”等意见,趟不接受,被解职归里、躬耕于南溪。

 

霍仲初

霍仲初,新平东山里人,唐初制瓷名手。《浮梁县志》载:“唐武德四年(621年) ,诏新平民霍仲初等制瓷进御”。“其所造瓷器,甚美,色亦素,土腻,质薄佳者莹填如玉。”时称“霍窑”、“霍器”。

 

 

佛印(1031-1098年) ,俗姓林,小名丁原,浮梁(今福港明山堂)浯溪都人。出家后,名了元,号觉老,又称宝觉禅师。佛印是宋神宗赐的法号。他自幼天资颖悟,5岁能记诸家诗3千篇,邻里称为神童。12岁到县治城北的宝积寺出家。

佛印出家后,仍对诗文耕猎不辍,故其文学与佛学造诣都很深,曾云游各地。17岁(1047年)渴园通讷禅师,被补为书记。19岁(1049年)在庐山渴开先暹道者,受到暹的称赏。28岁(1058年)住江州承天为开先嗣。后又到淮之斗方、庐山之归宗润州的金山、焦山,袁州的大仰寺。住云寺40年元丰中(1078-1085年)主持镇江金山寺;苏东坡每经过镇江,都要与之交谈,至今金山寺尚存有佛印主持兴建的妙高台和苏东坡受佛印所托书写楞伽经的楞伽台,特别是金山寺内还存有苏东坡赠给佛印的玉带,被列为该寺的四宝之一。他曾奉诏进京人宫,因讲经称旨,被神宗封为佛印禅师、敕封僧中状元和僧中尚书。神宗赐紫袈裟及高丽磨衲金钵,以旌其德。

佛印在浮梁的时间远不如在外地多,但本地亦有不少遗址。如宝积寺、佛印湖、佛印柏等,还建有“三贤堂”,祀东坡、山谷、佛印像。现除佛印湖外,其余寺仅剩残址。佛印与东坡等常有诗文往来,东坡文集中就有东坡与佛印的诗文书信共十几件,诗文中多互相倾慕之言,说明两人友谊之深。

明代散文家魏学伊的《核舟记》中,详细地刻画了东坡、山谷、佛印三人的形象。其中讲:“佛印居右、佛印绝类弥勒,祖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屈左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右臂挂念珠倚之―珠历历可数也”。

佛印在宋哲宗元符元年(1098年)正月四日,一笑而逝,终67岁。由于他生性诙谐、滑稽多智,故为那些自命为正统的达官要人所不容,未人正史与高僧传,但他的事迹却散见于野史,传说广为流传。

 

李椿年

李椿年(1076-1164年)字仲永,浮梁县丰田都(今界田村)人。宋徽宗重和元年(1118年)进士,是南宋时赋税制度的改革者。

初任宁国县宣谕使,负责民事稽考税额,处理得井井有序。高宗绍兴四年(1134年)初任支郎中,绍兴五年两次被高宗召见,陈说民间利害,不久任洪州通判,屡迁浙东提举。他有丰富的赋税工作经验,后人朝内为左司员外郎、左司郎中。宋室南渡后,于绍兴十一年(1141年)底与金国签署条约,仅有185个府、州、军监,730个县。由于兵火之灾,人户流徙,地籍破坏,一些“豪民猾吏,因缘为奸,兼并土地”。大地主地多无税,农民交税无田,因而相率逃亡,影响赋税的征收。李椿年了解到这一情况,便于绍兴十二年(1142年)十一月,上疏陈列“经界不正”的十大害处:一、侵耕失税;二、推割(税随产走)不得;三、衙前及买扑坊场户,虚供抵挡;四、乡司走弄税名;五、诡名挟佃;六、税籍混乱,争讼日起;七、官吏变卖逃户财产;八、州县隐赋既多,公私俱困;九、豪猾户自陈,诡籍不实;十、田少税多,无人耕买。他提出要实行经界法(清丈土地) ,核实每户的土地数目,重造税籍,使“民有定产,产有定税,税有定籍”。

李椿年的奏疏,切中时弊,引起了南宋朝廷的重视,因而被破格升迁次日即有“尚书左司员外郎李椿年直显漠阁,为两浙路转运副使之命”,并把推行经界法的权力交给了李椿年。李椿年制定了“经界法”24条,先到平江(今江苏苏州)试行,并在转运司下设置“措置经界所”,作为推行经界法的执行机关。绍兴十三年(1143年)六月,宋高宗命李椿年为户部侍郎,设“户部措置经界局”,把经界法推行到全国。十四年冬因母卒扶枢归里。十七年(1147年)仍召回朝中复原职,并兼直学士院,权吏、兵两部,封晋宁郡(今广西容县)开国侯。经过三年,经界法遍达于东南,全国的税籍制度得到了一次统一的整顿,有些地方推行的效果非常显著。

经界法是一项改革,触及到官僚地主的利益,遭到保守势力的嫉恨和攻击。宋高宗‘为平息官僚们的愤怨,便以“寝失本意”为由,于绍兴十九年(1149年)冬,下诏免李椿年户部侍郎职。不久,外调至江州、宣州等地。终于在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正月将“左中大夫知婺州”的李椿年罢官。李回乡后,创办新田书院和鄱源教院,教授乡村子弟。著有((易说》和《仲永文集》。

 

 

汪澈(1102-1165年)字明远,浮梁桃墅人。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进士。为秘书时,奏对称旨,任监察御史,进为殿中侍御史,特赠鞍马。当时,边境侵扰,正值议和,他向朝廷提出“养民、养兵、自治、预备”的建议,认为“靖康之变可鉴”。今“将骄卒惰” ,必须“务选实才,不限资格”,又揭露镇江大将刘宝10罪。时值金国使者高景山寻衅,他上疏认为,天下形势强弱成败是变化发展的,关键是怎样对待。皇上屈已求和,厚赠金银和丝绸等物,而他们反出恶言,侵略我国。希望皇上英明果断,加强防备,布告天下,上下一心,才能同仇敌汽。不久,汪澈由御史中丞出为湖北、京西宣抚谕使。他点精兵,战守襄阳重地,敌将刘萼拥兵10万,扬言先取荆南,后夺武昌。他令部将严护武昌,自领兵协江南令吴拱与敌军大战于汉水,敌军溃逃。不久,金主亮死。汪澈要求出兵与荆襄军夹攻,兵还未出发,而金新主罢兵求和。皇帝诏澈人朝为次相,任参知政事,与宰相陈康伯共同辅助皇室。孝宗即位,决意恢复被金兵侵占的失地,以澈督军荆襄。隆兴元年(1163年)汪澈任资政殿学士,不久任枢密使,在任二年。以后曾知鄂州兼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终年63岁,朝廷赠金紫光禄大夫,溢号“庄敏”。著有文集20卷,奏议12卷。

 

 

朱宏(1130-1210年)字元礼,号克己,南宋时浮梁长安都沧溪(今属勒功乡)人。年少时聪明颖悟,读书求理解大义,作诗文以理为主旨。长大后,放弃科举考试,刻苦学习圣贤之书,独尊儒学。因听说国子司业计衡学术渊博,便同弟负岌前往求教。他善于思考,重于实践,对于生死、道德观,无不穷根索源。而“以道为己任”,地方名士、重臣交章荐举,他辞不接受。他与朱熹交游甚密,常切磋琢磨,统一认识。朱熹认为他“高识笃行,鲜与伦比”,并给他题其所居住的地方为“克己堂,”学者也称他为“克己先生。”他平生严肃坚毅,对己要求很严,平时在家也要冠带,对于儒学之外的则目为异端,严格防范。他讲解《孝经》庶人章时说“佛经无益于身心”,对佛学的一些观点反复进行驳斥。“惟恐学者陷溺其中。”至于阴阳巫占之说,则一概排斥,在他影响下,乡里风俗淳雅,人们勤俭守礼。他还阐述古代冠婚、丧葬的礼节,辑为《礼编》。

宋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 ,他病危的时候,告诫其子说:“我死安葬,祭礼按规定礼节去办,不要听从世俗迷信”。说完,正襟端坐而逝,享年80。后世学者赞他说:象朱克己这样信道笃、崇礼严,真是浮梁的“灭明”。他的著作有《四书图考》、《六经义》、((惠绥集》、《有信论异》、《迥涧集》。

 

潘安生

潘安生,景德镇人,北宋时以制瓷而著名,擅长影青烧作。1975年镇江箕家山北宋墓出土影青瓷粉盒一件,八角器型,制作精细,内外施淡青色釉,明彻清丽,盒底有“潘家安生记”的铭文惟记,是至今已发现最早记录制瓷艺人名姓的瓷器。

 

 

吴迂字仲迂,浮梁县城西隅人,为元代的地方教育家。他天资过人,刻苦钻研理学。由乡试合格后,因对词章训诂不感兴趣,听说饶鲁讲学于双峰石洞书院,便前去就学。饶鲁喜欢他“立志坚确,用功精密,”便尽平生所得知识传授给他。从此,体会更深,实践更充实,渊源广博,精心于教育事业。

元兵进犯饶州,他退隐于横圹山中。同他一起迁往居住的有十余家,生活都十分困难。但在战乱流离的艰苦环境,他仍然坚持讲学不辍。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 ,知州郭郁请他为州庠师,兼长芗、双溪二书院。他教学程序清楚,训导讲学求法则,课程安排合理,屡出高徒,人才一新。来访的名士乡绅络绎不绝,学者称他为可堂先生。不久,回浮梁县治北的“瑞莲精舍”讲学,从师求教的人越来越多。那些有名声的四进士郑合生、章谷卿、徐进、汪克宽均来从师求教。

他年80而视听不衰,诲人不倦。93岁逝世。著作有《易学启蒙》、《诗传》、《众纪书编大旨》、《左传义例》、《左传分纪》、((春秋纪闻》、《孔子世家考异》、《论语谱论》、《孟集注附录》、《论孟众纪》等多种。明代永乐间,朝廷诏令编辑的《经书性理大全》多引用他的著作。

 

林捷隆

林捷隆,字嘉君,景德镇人,元代制瓷能手。其所制印花器,品质精湛。民国初年郭葆昌的旧藏品中有景德镇窑印花雷文三足鼎一件,造型古雅稳宜,纹饰工整精细,底有“林捷隆制”的印款。

 

 

戴珊(? 一巧05年)字廷珍,浮梁县城北隅人。他幼时好学,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受湖广秋荐为嘉兴教授,以学识闻名于世。天顺八年(1464年)试中进士。成化三年(1467年)任御史,督学南畿十四年,后督学陕西,约束严明,坚持不懈。后历任浙江按察使,福建左、右布政使。在任期间廉洁奉公,终任时,两袖清风,不携带一样土物。弘治二年(1489年) ,升为右副都御史。

弘治四年召人京师,历任刑部左、右侍郎,办案明允。九年(1496年) ,升任刑部尚书。十三年(1500年)奉命为左都御史,风纪严明,办事认真细致。一次皇帝亲自到大狱,询问情况,怒气冲冲,一些官员都很震惊,戴珊则从容应对,详细分析案情,皇帝才高兴称赞。戴珊平时廉洁无私,待人和蔼,公正耿直,不与人苟合。但性情直爽,心无城府,奉职守法,拒绝贿赂,为官40余年家无余资。凡他所到之处,政绩都有名声,学政更为著名。因有病,屡次上书乞归乡里,皇帝都挽留不允,并说:目前还未太平,怎么能舍联离去?戴珊很感动说:“我要死在官任上了。”十八年(1505年)夏,皇帝死,新君刚即位,珊不忍立即言去,抱病办事。同年十二月逝于任上。追赠太子太保,溢号恭简。

 

孫卓三

孫卓三,浮梁北乡人。精医术,病以意治,善从经络脉象辨病情。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曾应淮藩召令,治病试药,见效甚速,从此闻名于世。其后,时局动荡,县令送夫人避乱于山中。在此之前,其夫人已便秘5天,腹胀如鼓,仰睡张目结舌,气息微弱。急召卓三至,经诊断,认为酷暑骤至,饮水过度,山林旷野,羞溺小便,危及身心。卓三用猪尿泡吹气法,贯满“令婢女投人冲之”。于是小便淋溺而下,病痊愈。一次,新安一个有钱人家的男孩,小便失禁,淋溺不止,面肌渐痿,诸医束手无策,求卓三医之,初不见效。卓三“隅隐几坐” ,沉着思考,用手戏弄小水罐,“后孔塞,则前窍(指孔)止”,如果后孔开,前孔就通。因此,卓三悟出脑后一穴气血不顺的原因,用艾灸治疗多次,病即愈。

 

吴宗吉

吴宗吉,字士修,浮梁里仁都人,明嘉靖庚子(1540年)那年,他20多岁领乡荐,任教谕令。由于河水泛滥成灾,人民逃离家园。他提供耕牛,建立税收法则,动员人民回乡恢复生产。调任苏州同知以后,救济穷苦百姓和孤独无依靠的人,对深冤很久的案件加以洗雪。他引水灌田、发展农业生产。南京都御史海瑞了解他的工作精神,寄诗以表其德。为官30余年,从不为子徐田宅考虑。寿终时,仅存余俸一锰(锰、古代重量单位、2024两金或银)。

 

昊十九

昊十九(1523-1593年),本姓吴,一名吴为,自号壶隐道人,浮梁人。是明代制造薄胎瓷器名家。

昊十九出生在数代以制瓷为业的家庭,家境清寒,性不嗜利,聪颖博学,工诗善画。他倾毕生精力于制瓷业,所制精瓷妙绝人间。他所烧造的瓷器色料精美,诸器皆佳。最著名的有流霞盏,其色明如朱砂,犹如晚霞飞渡,光彩照人。又有卵幕杯,薄如鸡卵之幕,莹白可爱,一枚重才半铢(半铢,重不足一克)四方不惜重价求之。他所制作的壶类,风格典雅,“色淡青,如官、哥器,无水纹”。还造有带朱色的紫金壶,壶底款为壶隐道人。因为他制作的瓷器别具特色,所以人们把他烧制瓷器的窑称之为壶公窑。

明代李日华在《紫桃轩杂缀》中曾记述昊十九的瓷器,并赠诗云:“为觅丹砂斗市尘,松声云影自壶天,凭君点出流霞盏,去汛兰亭九曲泉。”明万历年间任御史的樊玉衡赠给昊十九一首诗曰“宣窑薄甚永窑厚,天下驰名昊十九;更有小诗清动人,匡庐山下重回首” ,高度赞扬了昊十九的制瓷技艺与文才。清乾隆年间《陶说》的作者朱琰也题诗追赠:“龙泉兄弟知名久,甄土新裁总后尘,独有流霞在江上,壶中高隐得诗人”。

故宫博物院藏有昊十九所作壶公窑娇黄凸雕九龙方盂,口有铭文:“钧尔陶兮文尔质,龙函润珠旭东壁。万历吴为制”。

 

 

童宾(1567-1599年) ,字定新,明代浮梁里村人。秉性刚直,幼年读书,父母早丧,在御窑厂做工。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太监潘相任江西矿税使兼理景德镇窑务,监督制造大器青花龙缸,久未烧成。潘相便“例外苛索”,对窑工进行鞭答以至杀害。童宾目睹同役窑工的凄苦,非常愤慨,竟纵身投窑自焚,以示抗议。同窑的工友悲愤万分,决心烧好窑内瓷器,表示对童宾的哀悼。第二天开窑一看,龙缸果然烧成了。这种缸直径一米,高60多厘米,外围环绕着青龙,下面有潮水纹,是当时烧制的最大瓷器。

童宾投窑焚身以后,其余骸葬于凤凰山。童宾之死,激起了瓷业工人的义愤,全镇工匠群起,焚烧了税署和官窑厂房。此举吓坏了潘相,偷偷地只身逃走。在瓷业工人和镇民的强烈要求下,官府为了缓和人心,在御器厂的东侧为童宾修建佑陶灵祠,并号之为“风火仙”,“佑陶灵祠”匾额至今尚保留。祠内供奉的童宾像即风火仙师像,两边是烧炼工人的师祖,有把桩、驮坯、架表、收兜脚、打杂、小伙手、三佚半、二佚半等各类窑工形象。烧窑业还定出行规,二十年一届开禁迎神,招收徒工,定升工种岗位,并举行迎神盛会。

清代督陶官唐英写有《火神传》、《龙缸记》,记载童宾事迹。

 

鲍廷惠

鲍廷惠,浮梁福义都墩口人。早年丧父,尊母养老,竭尽心力。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除夕,在路上拾得黄金70两,廷惠站在路旁等候失主。不久,新正都釉商吴衡惊慌奔来,四处寻找,询问廷惠,说出的失金数目与原数相符,即如数交还。“且留度岁,次早拜谢而去。”崇祯九年浮梁饥荒,他带头倡议,出谷赡养家族中贫苦人。他一生忠厚淳朴,仗义助人。知县蔡屏周、傅元初多次表彰他,终年79岁。

 

 

唐英(1682-1756年) ,字俊公,别号叔子、又字隽公,曾号陶成居士,沐斋居士陶人等,自号蜗寄老人,关东沈阳人,隶汉军正白旗。

唐英自16岁始供奉养心殿,过着宫廷侍从生活达20余年之久。雍正元年(1723年) 42岁时授内务府员外郎。雍正六年,奉命来景德镇御窑任驻厂协理官,开始佐理陶务。唐英一来景德镇,便到工匠中与他们共同生息,聚精会神,苦心竭力地钻研陶瓷技术。经过三年,很快地掌握了瓷业生产的物料、火候和它的变化规律等诸多知识。唐英致力于制瓷工业的总结和改革,他绘制了《陶成图》,并注重对实物的保存与研究,把僧明寺明万历年间制的青花龙缸移到佑陶灵祠,还写了《龙缸记》。

雍正十三年(1735年)唐英作《陶成记事》并汇集《瓷务事宜示谕稿》,作序刻于石。乾隆元年(1736年) ,以淮安关使兼总理陶务。

唐英时年已过半百,但他亲领窑务,以工匠为师,勤奋好学、勇于实践、不墨守成规、大胆革新,将极大的精力投身于瓷器烧造工艺技术的继承、发展、开拓、创新。他先后在景德镇21年,从管理和技术等方面对景德镇的瓷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景德镇陶录》评价说:“公深谙土脉火性,慎选诸料,所造俱精莹纯全。又仿肖古名窑诸器,尤不媲美,仿各种名釉,无不巧合。萃工呈能,无不盛备。??厂窑至此,集大成矣。”唐英不仅对于原料精选、釉料配方、烧窑火候能很好掌握,而且在创制新品种、仿造古名瓷方面,可以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集萃了各方面的精华。他所督造的瓷器,器物繁复,釉色齐全,技艺精湛,一些名瓷佳器已成为历史珍品,被称之唐窑,誉为“国之瑰宝” ,保藏在世界许多博物馆中。

唐英在文学、艺术上的修养,也有助于其在制瓷上的成就。他督陶期间,每到之处,多题诗留赋,或抒情、或记事,流传下来不少轶事名篇。他编撰《陶冶图说》,制图20幅,对景德镇的制瓷工艺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和记载,全文虽只4500字,但图文并茂,已流传欧洲诸国。

唐英的著作与事迹记载,除他本人编辑的以外,尚有顾栋高编选的《唐英诗文》和由唐英自题的《陶人心语》,有1973年郭葆昌编的《唐俊公先生陶纪年表》,近年又有傅振伦、甄励重订的《唐英瓷务年谱长编》。

 

 

闵遴(1704一?) ,字登云,浮梁县城西隅人。天资敏慧,童年已人县学,20岁得中清雍正元年(1723年)举人。因念父母年岁已高,侍奉双亲二十多年。

乾隆十二年(1747年)初,出任四川大宁盐课使,勤于工作,铲奸除弊,盐场秩序安然。其时朝廷出兵金川,他按要求办妥马匹等军需物资。后升任江苏溧阳知县。到任之初,适遇灾荒,他尽心竭力,深人灾区,贩济灾民。他为官清廉,办事果断精明,一时奸胥猾吏,望风敛迹。当地老百姓作十歌颂扬他,如((矜恤灾黎歌》说:“我公慈爱,矜恤不遗,惠补天灾,浃髓沦肌。”溧阳县在民间还流传着“廉洁捐资救百姓,救了溧阳百万人,这样的好官能有几,闵氏阴功后代深”的民歌。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 ,上书要求回归故里。离县时行李萧然,欢送人群汪然泪下。归乡后,清贫度日。然而“义举必先” ,县令黄绳光认为他品德高尚,聘他掌管昌江书院。

 

 

施瑡字师玉,浮梁杭溪都人。好学能文,为人慷慨,乐于助人。清乾隆乙酉(1765年)、戊子(1768年)年荒歉收、米粮昂贵,他捐资贱售,乡里人感恩他。对浮北以窑柴为生的贫穷人,先称粮,俟窑柴售完偿还。丙戌年溪水暴涨,柴尽漂流,他深表同情,凡所贷之粮食,尽焚其券。对于修路、分山、开渠等公益事,他都诚心捐助,终年70

 

邓梦琴

邓梦琴字虞挥,浮梁三龙乡下芦田村人,少有抱负,智慧超群,读书一目十行,为文提笔立就。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进士,授四川綦江县知县。两次代行处理江津事务,因平反了3件冤案而名声大振。其后继母病逝,服丧、侍奉父亲,家居十余年。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任陕西询阳县知县。询阳是个五方杂居的地方,盗贼纷扰。为铲除奸暴,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旅店设册登记来往客人,经商船舶要置有牌照,并加强循环联络,使方圆数百里山行水宿,秩序井然,社会安定。遇饥荒的年岁,动员富商农户平价出卖粮食,惩办抬高价格和高利盘剥,救活了不少灾民。当时有些棚民开垦荒山,造成产权纠纷,他给调解,约定以五年为期由旧主偿还开垦费,期满后将土地退回,使双方都满意安心。山南各县历年开垦土地,府郡告示要增加赋税。梦琴则陈说垦民刀耕火种,居住不能固定,不可确定赋额,因而息罢了这种作法,使流民安定。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调任宝鸡县令,宝鸡是川陕交通要道,他到任后,即整伤驿站,使不增加民间负担,并领县民疏浚县东的利民渠,引济水人渭河,灌溉田地五千多亩。南北注渭渠道都逐步疏通,百姓日渐富饶。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他升任商州知州。五十六年署西安府处理事务,仅两月,就处理了十分之六的积案。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升任汉中府知府,后因病引退回乡。

他自少时攻读洛闽理学,故他所到的地方都以振兴文教为先。为官二十余年,除书以外,别无他物。著有《询阳县志》、《宝鸡县志》、《史记书后》和《懋亭文稿》十二卷,别稿四卷,诗稿十卷。

 

郑子木

郑子木,清代人,生卒年不详,祖籍安徽祁门,自幼在景德镇学艺包装。茭草行业历来有个例规,茭草工人吃的是白米饭,每逢阴历初一、十五,“一条凳(五个人)”每人一斤猪肉。可是到了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 ,老板把白米饭改成砻米(糙米) ,有时还掺入沙子,猪肉也取消了。工人们一天累到晚,连饭都吃不饱,为了求得基本生存的条件,以郑子木为首邀集了十几位师傅,议定条件,发动全镇茭草工人罢工,得到了各行业工人的支持。可是老板们早已状告官府,官府无理地把郑子木等十几个为首的工人抓起来,但这些并不能动摇工人们的斗争意志。最后因为瓷器无人包装,不能运出,昌江河上停船待货,一片死气沉沉。外地瓷商和本地瓷行老板焦急万分,只好要求茭草行与工人代表谈判。经过协商,订出复工条件:第一、茭草行由老板向官府呈报,立即释放郑子木等十几个领头人,恢复吃白米和“一条凳”每人一斤猪肉的惯例;第二、由饶州、南昌、抚州、徽州四府籍的茭草工人派代表监督老板们执行规约,倘有人违犯,在苏湖会馆“罚戏”三夜。第三、实行一、二条后,茭草工人全体复工。

可是,不久官府和老板撕毁了规约,更加激起工人义愤,重新举行罢工,气势更为汹涌。官府则以维护秩序为由,连夜逮捕了郑子木等人。衙堂上摆了两大火盆,上面分别煨烧着一顶铁帽和一双铁靴。县官恫吓说:“两条路由你选,一条是答应尔等条件,你可穿上靴帽;一条是无条件复工,何去何从,你自选择”。郑子木心知已到了最后时刻,便大声回答:“为了大众,我愿选择头一条!”郑子木终于被烧红的铁靴、铁帽酷刑杀害了。为了纪念这位为了大众利益而宁死不屈的勇士,茭草工人每人都系上一条白围裙,而且世代相传。

 

江资甫

江资甫(1857-1916年)字智普,世居浮梁北乡严台村,世代经营茶叶生产。

他的父亲有祖业茶山,分布在祁峰山脚下的汪坑坞,年产鲜叶可制百余担红茶。曾独资经营功夫红茶“天祥”号,除自种茶山产鲜叶外,还收购附近农民的“大红袍”,精制加工装箱运往上海。

江资甫少年时不爱读经史,但喜攻农商之学,熟练珠算,13岁起就辍学跟随父亲从事红茶经营,常往返于上海,结识了较多的茶叶工商界人士。20岁时,其父逝世,他继承父业,独自执掌“天祥”号。他千方百计开拓红茶产销门路,除自行扩种茶山外,并扩大生产、收购、加工、运销业务,年收购量约1000余担,自产量400多担,运沪销售每年可达2000余箱(1400担)。他非常注意茶叶质量,竭力维护“天祥”茶号的信誉,故深受顾客欢迎,连年获利。民国四年(19巧年) ,“天祥”号所产功夫红茶(商标为祁红)被国家选荐参加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太平洋地区第一届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因品质上乘,色、香、味均达特优,是茶叶中的佳品,从而获博览会金质奖章和奖状。

江资甫致富不忘故乡建设,1884年,自捐巨款并带头在江村沽演建立北斗书院,以发展地方教育。江村中洲大桥,常因水冲倒塌,他捐款制造一副长达十余丈的铁链桥,把桥板和桥墩串连起来,以利交通。他还建造和修理了许多小桥小亭和道路,得到方圆几十里群众的赞扬。

他一生勤奋地经营红茶,使本地功夫红茶生产得到发展。后因积劳成疾,于1916年秋病逝于上海。

 

 

陈安(1868-1919年)别号仲亭,又号拙翁,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幕客,辛亥革命后任浮梁县县知事。陈安年幼随师就读,12岁就能篆刻、绘画、书写,以才学优秀闻名。曾任江西提法使、江宁知县、上海警察总局发审员,清政府被推翻后辞职到江西。他与当时江西省长戚扬是同乡,戚早知陈安才能,便调陈安主治浮梁。陈安到任初期,采取一些施政措施,他根据地理民情,于民国四年(1915年)报请省长公署批准,并于民国五年(1916年)将浮梁县署迁至景德镇,原县治则称旧城。从此,景德镇成了浮梁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他还将原东山寺一带辟为风景区,即现在的莲花塘。以前这里是人迹罕至的地方,有一处大水塘。陈安组织疏通下水道,排除多余积水,并修筑环塘道路,在塘中种荷,路旁植柳,修桥筑坝,并适当布置了一些建筑,后把塘取名佛印湖,还置有一米多高刻有“佛印湖”的石碑,公园则命名为“新邑公园”。从此这个地方成为景德镇的风景名胜区。并将绍文学校从浮梁迁镇。19185月土匪黄淦窜人景德镇进行扰乱,并逃窜到邻县企图反扑,陈带领武装平抑匪患,保障百姓生命财产的安全;禁止演戏聚赌和打架闹事,以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

 

 

王琦(1886-1933年)字碧珍,别号“陶迷道人” ,祖籍安徽,后迁居江西新建。

民国初年,他与陶瓷界的吴蔼生、汪野亭等人组织瓷业美术研究社,开展陶瓷研究活动,先后参加的约300余人,参加的会员每人要交作品一件,以供陈列和研究。他曾开过3次画展,并选出作品出版画稿20多期,影响较大。他还与王大凡等人创办景德镇工艺日报,为振兴陶瓷美术进行学术讨论和宣传。1926年,北洋军阀部队路经景德镇,将美术研究社洗劫一空,研究活动被迫停顿。

1928年,王琦又与几位画友组织“月圆会” ,每月农历十五集会一次,呈示各人新作品,互相切磋,交流经验。因开始为八人,以后虽有增减,人们仍称为“珠山八友”。八友们密切协作,配诗配画,有时作四幅条屏,有时作八幅条屏,发扬创新精神,技艺提高较快,在陶瓷美术方面形成一代画风。王琦是“月圆会”发起人之一,他热情豪放,勇于创新,深得画友们的尊敬。

王琦擅长画人物,初画写意人物,后画瓷板人物像著名。他把一般的绘瓷方法应用到绘瓷板人物像上,这在当时是一项新的创造。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勇于反映现实,有很强的时代感。其《唤起抗日》、《禁止鸦片》等作品,都曾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在技法上,他研究运用粉彩颜色画头面,能产生柔和清新的美感,又保持形象的真实和生动,加强了人物表情和艺术效果。他的瓷像画法,为瓷像艺术开辟了道路,人们称赞为“神技”。

 

万云鹏

万云鹏(1890-1928年)江西南昌县人,瓷业彩绘工人。1926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26年夏,奉中共江西特支调派,到景德镇负责工运工作。任中共景德镇市委委员和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党景德镇市党部执委兼工人部部长。

他经常深人到瓷业工人群众去,通过宣传发动,正式组织成立了景德镇市总工会,万云鹏担任委员长兼纠察队大队长。19275月,任中共景德镇市委委员、市总工会党支部书记。当时,有不少资本家抽走资金,停工停产,解雇工人,减少工人工资。他针对这种情况,于19272月在全市发动工人开展反对停工停产、反对解雇工人、反对减少工资的斗争,并与刘和丰号的老板和大窑户老板说理,使资本家接受工会提出的条件,恢复了生产,发放了救济金。19274月在上级领导的指示和支持下,组织工人纠察队,智夺了警察局保安队和“商团”的500多支枪,几千发子弹,武装了刚组建的“人民自卫队”。

后来又组织工人将利用宗教欺压群众、残害婴幼儿的外国神职人员的阴谋揭露出来,把他们赶走。19276月工人纠察队捉拿并处决了受朱培德派遣来景德镇镇压工人的朱紫涂。

“四·一二”***政变后,朱培德在江西加紧了“清党” ,“礼送”共产党出境,并借口调处“都乐械斗” ,强行收缴工人纠察队的全部枪支,并派一营宪兵来景德镇抓共产党。迫于形势,万云鹏于1927年夏离开了景德镇。尔后在九江南浔路一带以做小贩为掩护,继续进行革命活动。1928年秋,由于坏人告密,在九江被捕。同年冬,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于南昌监狱,年仅38岁。

 

姚国瑚

姚国瑚(1898-1930年)小名“珊士”、“玉衡”,浮梁人。1898年出生于浮梁县吕蒙乡龙塘村的一个家境殷实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后在其父办的私塾读书,长大时便到远近闻名的“白鹿书院”就学。他生性好学,广泛阅读进步书刊,接受进步思想。他以行医为职业,对穷苦乐善好施,经常从家里拿出钱、物救济穷苦人,被家人称为“败家子”。1926年初,景德镇党组织在郊区组织农民运动,成立了景德镇市郊区农民协会,姚国瑚加人农民协会,不久加人中国共产党,在景德镇市郊区龙塘山组织农民运动。19271月,在中国国民党江西省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省党部领导权被右派段锡朋等篡夺。不久,省党部监察委员姜伯彰到景德镇,按照段锡朋等右派的旨意,阴谋改组市、县两级党部,夺取领导权。操纵县党部右派以抓农运为名,极力与市区工人运动相抗衡,进而破坏市郊农民运动,企图清除在市党部任职的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达到其改组市党部的目的。姜伯彰、李丹等右派组织了一些机关、社团、地方士绅等代表,妄图以开会表决的形式取消郊区农民协会。党组织也作了周密的准备,在大会开始进行举手表决时,党员姚国瑚带领80多人从前门和侧面同时拥进会场高喊:我们赞成组织市郊农民协会!我们赞成农民协会在市郊成立!粉碎改组郊区农民协会的阴谋!坚决不使右派阴谋得逞!全场一片热烈掌声。最后大会以工农群众表决占绝对多数,挫败了姜伯彰等右派举手表决的阴谋。姚国瑚在大革命失败后仍在农村坚持党的秘密活动。19291月,中共浮梁县委在龙塘山庙召开全县党员活动大会。姚国瑚利用本地人的身份,做好会议的安全工作。

19299月,姚国瑚任中共赣东北特区西乡区委书记,领导浮梁西乡农民开展分谷斗争和反对拉夫派捐等斗争,积极筹划农民暴动,大力支援景德镇工人运动。同年12月中旬,因叛徒出卖,特委遭破坏不幸被捕,被押送到南昌。同时被捕的还有其堂弟姚象谦、姚象贤等人。姚国瑚的家人为了营救他们兄弟三人,变卖家产,通过关系营救他们。但是他们坚决不肯向国民党反动派屈服,拒绝变节投敌,并且设法在监狱里组织暴动越狱,未能成功。1930年初,他被国民党用电椅杀害。

 

徐金丹

徐金丹(1895-1930年) ,景德镇人。少年时期在景德镇一家陶瓷小器匣钵厂学徒。1917年秋,考人江西省立陶业学堂,毕业后回景德镇从事煤窑窑炉的试验。1926年在景德镇里村竟成小学任教并参加革命工作。1927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景德镇近郊区党支部书记、区委书记、浮梁(临时)县委常委、赣东北特委常委、组织部主任等职。192812月,在中共江西省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省委候补执委。192912月中旬,因特委机关遭破坏不幸被捕,1930年初在南昌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吴严邃

吴严邃(1887-1931年) ,鹅湖人,少时在家乡念私塾。他谦逊好学,学业一贯优良。上中学后,立志走农业报国之路。民国8年初,他考人南昌省立甲种农业专科学校。不久,北京爆发了震惊全国的“五四”爱国运动。612日,吴严邃与全校师生一道,汇集在南昌城内的公共体育场,参加规模盛大的游行示威。此后,吴严邃积极靠拢以袁玉冰、赵醒依、方志敏等江西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参予创建革命团体,出版进步刊物,致力于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江西的传播。126日,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制造了“福州惨案”。吴严邃义愤填膺,踊跃加人南昌讲演团的街头宣传活动,并咬破手指写血书,身携一把尖刀奔向广场,想以自杀来唤起民众。他的悲壮之举,引起强烈反响,把省城的反帝爱国运动推向一个新高潮。

农专毕业后,已是共产党员的吴严邃被分到浮梁县县立农场任园艺师。民国巧年2月,浮东的东山小学创办,他又调到该校任教员。到职后,采取启发式教学,授课深人浅出,并有意识地穿插介绍马列主义学说、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时事政治等革命内容,对学生进行阶级的启蒙教育。

民国181月,在北伐胜利的推动下,浮梁农民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吴严邃抓住民众革命的大好形势,在家乡鹅公滩(现鹅湖)创办一所平民夜校,组织农民识字学文,教授《平民千字课》,教唱《打土豪》等革命歌曲,讲解革命道理。5月,正值青黄不接的时候,他带头开仓放粮,贩济贫民。他还发动妇女解放运动,废除旧风俗,倡导放脚、剪发、禁止虐待童养媳,深受农民大众的拥戴。

民国187月,受中共赣东北特委的派遣,吴严邃以教员身份作职业掩护,在家乡一带开展建党工作,广泛联络、团结进步人士,秘密发展党组织。在鹅公滩村外的“东山书院”创建了浮东第一个党组织东乡区委,发展党员60人,吴严邃任书记。民国191月,东乡区委遭到破坏,吴严邃不幸于鹅公滩被捕。2月,敌人将他和其他20名共产党员押往南昌,关进监狱。在审讯室,敌人对他威逼利诱。吴严邃义正严词:“头可断,血可流,共产党员的气节不可丢,你们休想在我这里得到一丝一毫!”敌人恼羞成怒,对他施以鞭打、坐“老虎凳”、踩夹棍等酷刑,吴严邃视死如归,坚贞不屈。最后,敌人将他捆绑在电椅上,接通高压电,残酷地杀害了这位革命志士。

 

邹思孟

邹思孟(1901-1933年)又名悦星,字孔明,江西奉新人。少年时曾在南昌求学,后东渡日本读书,毕业于日本国千叶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便投身大革命运动,在家乡开展革命工作。大革命失败后,流亡隐蔽在景德镇开业行医,后在景德镇开设康济医院。他医术很高明,开设的私人医院远近闻名。他常常热心为穷苦病人治病,收费低廉,有时甚至奉送药品。193076日,江西红军独立第一团首次进驻景德镇时,在方志敏的再三动员下,邹思孟将药品、医疗器械和愿意参加红军的医务人员带到了赣东北苏区。7月中旬,红军利用从景德镇缴获的一大批医疗器械和药品,将原有的小型流动医院扩大为红军总医院。邹思孟被聘为赣东北红军总医院院长。1931年,方志敏在赣东北根据地的中心区域―磨盘山的弋阳九区祝家村成立了红十军总医院,任命邹思孟为院长。当时,红军总医院已有医职人员700多人,其中医师12人,学徒医生、看护员200多人,勤杂人员500多人。医院除设立外科、内科和伤科外,还有手术室和药剂室,有300张病床,成为赣东北红色根据地的第一个正规化医院。同年,邹思孟加入中国共产党。

红军总医院成立初,从景德镇带来的一批药品比较充足,后来,由于敌人的“围剿”和经济封锁,药品等物资进不了苏区,只能用土方、草药代替。邹思孟和红军医院医务人员依靠当地群众,发挥民间传统药方的作用,配制各种疗效较好的软膏、草药,闯过了一时缺医少药的难关,第一年治愈伤病员2500多人。

红军总医院设立了附属卫生学校,学员350多人。学校开设外科、内科、战伤科、解剖学等课程,教员是红军总医院的主治医师。院长邹思孟也亲自讲课,这些学员后来大部分都成为医务骨干。从19犯年开始,王明路线在闽浙赣革命根据地造成了极大的危害。1933年红军总医院院长、忠诚的共产党员邹思孟被诬陷为“AB”团,遭到逮捕,不幸在葛源被杀害。

 

余金德

余金德(1902-1937年)景德镇人,祖籍江西余干。7岁进瓷厂当童工,16岁成为式学徒,出师后一直在瓷厂做工。

1925年,他已是工人运动中的积极分子,19263月加人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被选为景德镇总工会常委。1927年负责组织陶瓷刁削行业工会,发动工人同不法资本家进行斗争,捣毁总商会,没收江西瓷业公司和英美烟草公司的财产,并将反动资本家游街示众。大革命失败后转人城郊农村进行秘密活动。192712月,景德镇党组织恢复后,继续在景德镇坚持革命斗争。1929年春,党组织派他到里村兼任景德镇近郊区委书记。19307月,随方志敏等率领的红军独立团进驻景德镇,在取得工人武装暴动胜利之后,9月他任景德镇苏维埃政府主席,发动工人积极配合红军开展景德镇外围夺权斗争,枪毙了镇上的流氓恶棍“三十万麻子”。12月国民党乘红军返回苏区中心时,大举进犯景德镇,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他与一部分共产党员、工人纠察队,星夜离开景德镇,突破敌人大围剿的包围圈,向弋阳苏区转移。

19324月,闽浙赣省成立雇农委员会,余金德任主任委员。他带领一支队伍活跃在磨盘山、怀玉山发展苏区,组织雇农工会,人称为“雇农伯伯”。从1933年春至1934年初,他先后到了十几个县的苏区调查,指导土地革命运动。在葛源黄山底下召开的闽浙赣省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省执委、省苏维埃政府第一副主席兼土地部长,成为方志敏的得力助手。

193411月,方志敏率队北上之后,他仍留在赣东北坚持游击战争,19357月至1937年,他先后任赣东北特委(后改称分区委)书记。

1937年春,国民党军闽浙皖赣四省剿匪总司令率军十几万对苏区发动前所未有的大围剿、大屠杀。同年5月,他率师冲出重围,在乐平渡河时指挥反击,不幸两腿负伤。此时队伍有严重伤亡,至三县岭只剩十几个人。由于天气阴雨连绵,山林潮湿,许多战士烂脚,他的伤口也化了脓,情况恶化。敌人则进行全面搜山,人员先后失散,他因腿伤不能行走,在石洞躺三天,不幸落人敌人之手。

余金德被捕后,转押到衢州监狱,敌人用尽酷刑拷问,他坚强不屈。1937年秋天,他预感敌人要下毒手,晚上,从鞋底取出长期积蓄的两块银元,交给同牢房的一位同志,要他转给党组织交最后一次党费,并劝慰同牢难友说:“革命总会有牺牲,曙光就在前头,血不会白流的!”

三天后的凌晨,敌人悄悄地将这位勇敢无畏的共产主义战士秘密杀害于衢州郊野。

 

杜重远

杜重远(1898-1943年),吉林省怀德县人,是一位热忱的爱国主义者和坚强的民主战士。他曾为景德镇陶瓷工业的改革倾注了心血,与景德镇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缘。

杜重远早年留学日本,专攻陶瓷。毕业回国后,决心经营瓷业,以实业救国,曾在沈阳开办隆兴瓷业公司。1934年初,他应当时江西省政府的邀请,来到江西,并亲临景德镇深人调查,写出了《景德镇瓷业调查记》报告,以后又与国民党当局多次交涉,对景德镇的瓷业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时洋瓷倾销,景瓷衰落,工艺退化,许多瓷窑停火。百余座烟囱,出烟的不过十之一二。因此省城有人主张,将瓷业中心从景德镇迁往九江,也有的主张迁到鄱阳。如果这些意见得到实施,景德镇的瓷业将毁于一旦。在这重要抉择时刻,杜重远经过深人调查,全面地分析了景德镇的情况,向当局报告,力辟众议,大声疾呼:“景德镇为我国第一产瓷名区,其景况之隆替,非特系乎民生之荣枯,抑且关于文化之兴衰”。指出衰落的原因,是“政府之放任所致也” ,他吁请“实业当局、各方领袖,急起设法,速谋补救,勿使此千年国粹而淹没沉沦,则幸甚矣”经过他多方努力,国民党当局才决定重振景德镇瓷业,并由杜重远主持其事,避免了景德镇瓷业中心的人为转移。

杜重远通过调查,他制订了改革陶瓷工业的措施。认为瓷业只有各方加以改进,“内外兼攻,百弊尽除,非特恢复原状,且将发扬而光大之”。关于改进的措施,提出了以下诸项:一、取缔“禁春窑”(春节以后窑停烧二月) ;二、禁止“买位置”(烧窑工向窑主交钱买岗位) ;三、取缔宾主固定制,规定各行各业可以货随客便;四、确定窑身规格;五、筹设原料精制厂,统一下料配方;六、创办模范窑厂、瓷厂;七、成立陶研所;八、建议柴窑改煤窑;九、创办陶瓷试验所;十、办瓷业陈列馆;十一、设立陶瓷推销处,广开销售渠道;十二、筹设供销合作组织,组织瓷器参加土特产展览;如此等等。虽然其中大都因故未能实现,但这些改革措施的提出,犹如“吹皱一池春水”,在当时引起了较大的波澜。

193412月成立陶业管理局,杜重远担任局长。他首先创办了“陶业人员养成所”,从上海、南昌等地招收高小毕业生,共72人,通过灌输进步思想,赋予艰苦责任,以后这些人中不少成了抗日救亡骨干。其次创办旧式模范瓷厂和新式工厂,采用机器制瓷。并与瓷业改革相配合,按不同地段,不同行业,分别在徽州会馆小学、何家洼小学、福建会馆小学和湖口会馆小学等地,办起了若干个工人训练所,对工人进行时事、文体与技术教育,共训练瓷业工人1695人。同时利用瓷业管理局门口的场地,办起露天讲演场.进行国内外形势与瓷业改革的教育。通过一系列工作,团结了一大批爱国人士和进步青年,为景德镇瓷业的恢复与发展做出贡献。还组织了一批人投人抗日救亡运动,使曾经一度沉寂的景德镇出现了活跃的气息。

杜重远于1935年因《新生周刊》事件,被迫暂时离开景德镇。1936年和1937年回景德镇视察和演讲,1937年底正式离开陶业管理局。1943年,在新疆惨遭盛世才毒手而为国捐躯。

 

 

康达(1877-1946年)字特璋,祖籍安徽省祁门县礼屋村。清光绪24年(1898年)拔贡授内阁中书,后因参加戊戌变法,被滴往景德镇监制御瓷,1904年赴日本留学,翌年参加同盟会。1909年带头发起成立景德镇总商会,任第一任会长。1910年主持创办江西瓷业公司。公司属官商合办,张孝生等认私股,官股由鄂、苏、皖、赣、冀五省协款,投资20余万元,并把清御窑厂划归瓷业公司。公司设本厂和分厂,本厂设于景德镇,沿用传统旧法制瓷;分厂设于鄱阳,试用机器制坯,煤窑烧炼。同时,还在鄱阳分厂附设中国陶业学堂,培养新式陶业人才。公司产品制作精良,曾在南洋劝业会、巴拿马赛获优等奖牌。公司还在九江、上海、汉口设立分销处,清末时期,其业务蒸蒸日上。随后九江、汉口分销处因兵事影响,损失十余万元,以致元气大伤。加上五省协款中断,分厂倒闭,残余资本集于景德镇厂经营。

1912年,康达作为革命军方面代表团成员,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南北议和谈判。袁世凯窃取临时大总统后,又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讨袁战争。因通宵达旦地工作,极度疲劳而双目失明。此后,先后任交通部顾问、甘肃省政府谘议、国务院谘议和安徽省长名誉顾问。民国11年,辞职回乡。康达生活俭朴,身穿土布衣袜,不嗜烟酒,热心地方公益事业。南乡高等小学堂创办时,他捐出会同康茶号以作校舍,并造林万余亩,为乡民造福。回镇后,捐资2万余元,建景德镇龙珠阁。

 

黄永辉

黄永辉(1904-1959年) ,临川人。瓷业工人。大革命时期参加景德镇陶瓷刁削行业工会活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继续从事工运工作。19307月参加景德镇工人武装暴动,并参加工农红军。同年10月加人中国共产党。193410月参加长征。1949年南下之后,历任江西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中共浮梁地委书记兼军区政委、江西省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主任、省纪委副书记、中南区监委委员、中共上饶地委第一书记兼军区政委。是中共江西省委委员、党的“七大”和“八大”代表。19598月在上海病逝。

 

江思清

江思清(1908-1960年) ,祖籍江西番邸日,1934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历史系。学习期间,致力于对中国陶瓷历史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并以景德镇制瓷历史的研究作为其毕业论文。1937年,又在该毕业论文的基础上写成12万字的专著―《景德镇瓷业史》(中华书局出版)。毕业以后,先后在江西鄱阳、上饶、浙江以及浮梁师范等学校讲授文史,并兼任《鄱阳县志》编辑主任。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他始终没有放弃对古陶瓷文献史料的搜集和整理。

1954年底,江思清来到景德镇陶研所资料室工作,从此他便集中时间和精力,将过去收集的文献资料和研究心得进行整理和升华,不到五年的时间里,在其他人的合作和协助下,先后写出《景德镇陶瓷史稿》(1959年三联书店出版,36万字)、《中国的瓷器》(1963年江思清逝世后财经出版社出版,21万字)、《窑变观音》和《解放前景德镇陶工运动》等论著,同时还在《光明日报》等全国大报上发表学术论文。

 

江起鹏

江起鹏(1876-1960年),号传秋,1876年出生,江西都昌人。其祖父因贫困来景德镇从事瓷业,后成为瓷业窑户老板。叔父江浩为前清举人,盛负才名,人皆敬佩。起鹏幼年随叔江浩,勤读经史,博学多思,年轻时考取秀才。由于当局腐败,朝臣争权,邻帮侵境,连年灾荒,加之灭清废帝浪潮高涨,他弃古从新,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南京西江师范学堂(后改金陵大学,现为南京大学) ,攻读历史、地理科。在校期间,他加人同盟会,积极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毕业后分配到江西,省教育厅委任他为视学。两年后,调九江中学任校务主任兼史地科教员。一次寒假回景德镇探亲,被浮梁知事陈安留住,遂辞去九江校职,于1912年在景德镇厂前创办镇立模范小学(时称洋学堂) ,得到政府和各界人士支持。他热心教育事业,聘选教师实行新教学法,严肃认真。他积极排除干扰,按计划编班开学。经过一个学期教学实践,学生成绩提高,获得家长好评,也引起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极大兴趣。因此,私塾、蒙馆先生的旧学规、旧教法受到冲击,要求人洋学堂的学生增加,浮梁文化教育随着全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而发展。

由于创办“洋学堂”成绩卓著,他升任为浮梁县教育局长。从整顿、改革旧的教育制开始,委派督学调查私塾教员情况,举行私塾教员统一考试,合格的准予设馆收生。统一教材,统一教学时数,改革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随后竟成、绍文、时敏、蛤蟆桥、矜式等学校相继建立。抗战时期,日军疯狂滥炸,他忧心忡忡,常对人说:“国破家何在”。同时,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来激励自己,振奋人们的爱国之心。抗战期间,他虽任职于鄱阳、乐平、浮梁等7县烟酒牌照税稽征所所长、浮梁县联社经理等职,但廉洁奉公,以身作则,从不苛征。为解决群众食盐问题,从采购到运输不畏崎岖山路和乱世的盗匪,多亲自参与工作。

新中国建立后,他两袖清风,贫病缠身。党和政府关心照顾他,聘为江西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每月50元工资按时寄出,医药、营养费实报实销。他说:“共产党的恩情,真忘不了啊!”1957年邵式平主席来景市视察时,关切地问到他的健康情况。1960年,因风瘫病床八年,经多方医治无效,逝世于景德镇第二中学,终年84岁。

 

王大凡

王大凡(1888-1961年)名坤,号黔山樵子。他从11岁来到景德镇,从事陶瓷美术近半个世纪,是景德镇陶瓷人物画的著名艺术家。

他最初画古彩人物,后转画粉彩人物。民国初年,参与和发起组织“陶瓷美术研究社”,曾举办书画展览,出过20余册会刊,创办过《景德镇工艺日报》,此后又参与组织“月圆会”,研究革新陶瓷画艺。他擅画人物,兼画山水花鸟,造诣深,影响大。1915年,他创作的人物画大瓷板《富贵寿考》,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金质奖章。他的画风古朴,用笔纤秀,构图严谨,气势洒脱,特别是他能注重古为今用,师古人而不囿于古人,能巧妙地把国画中的意境与陶瓷绘画结合起来,使作品画风纯正。1939年创造的陶瓷“落地粉彩”技法别具一格,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工艺的探索中,取得了好的效果。

建国后,他在陶瓷研究所工作,创作热情更高,创作了不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1949年,绘制了二尺八寸大瓷条“大禹治水图”,借大禹“以天下之乐为乐,以天下之忧为忧”的伟大精神歌颂党和人民政府。国庆十周年期间,绘制的150件大瓷瓶《大禹治水》送到北京后,受到中央领导及艺术界同行的赞赏。100件花瓶《骏马献给总司令》,各种规格瓷板画《梅妻鹤子》、((面壁十年》、《闯王进京》、《卓文君》、((松下听琴图》、《竹林七贤》及薄胎碗《新八仙》等作品,分别在((人民中国》、((景德镇陶瓷选集》、《陶瓷美术》等刊物上发表。1959年,《人民画报》对他作了专题介绍,并刊登了他的照片,《人民中国》还专门介绍了他的艺术生涯。

由于他对陶瓷艺术的贡献,被市人民政府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并推选担任省、市美协常务理事。

 

邹如圭

邹如圭(1879-1962年)字洁珊,江西宜丰县人。1906年毕业于江西大学,次年赴日本高等工业学校窑业科深造。1913年,邹如圭从日本回国,致力于引进和推广国外新科学技术,在继承传统制瓷工业的基础上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和创新。与张浩一起,在饶州陶业学校研究建成了第一座八个火门的倒焰式煤窑,试烧的瓷器符合要求。1932年,在南昌任江西省陶瓷试验所技正期间,组织开展了机械注浆制瓷、低压电瓷、化学瓷、以煤代柴和窑改等工作。1934年,随江西陶业试验所迁景德镇,并兼任陶业人员养成所的教师。1936年,在景德镇陶业管理局试验所任技正。

建国后,在景德镇建国瓷厂工作,不久调人陶瓷研究所。中共景德镇市委领导聘请他负责以煤代柴窑炉改革的技术工作,他与陶研所老师傅万鸿逵共同组织技术改造小组,利用陶瓷专科学校的小型试验窑,用钟家山煤炭燃料进行试验。邹如圭和工人一起劳动,亲自测窑温,看火候,作记录,掌握第一手资料和数据。经过多次改进,烧出了洁白如玉的瓷器。市委决定,在东郊童街银家山(今宇宙瓷厂)投资兴建煤窑。在试烧中,他反复研究烧炼技术,进行多次改进,解决了一些烧窑中的技术问题,如烟道升高、吸人孔扩大、掺人淮南煤等。1955年在建国瓷厂以煤代柴烧炼瓷器成功。1956年在全市推广。1958年窑形又由方窑改为圆窑,从而为景德镇的窑炉改革做出了示范。

邹如圭工作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常对人说:“对技术工作是不能放松的,如果自己不亲自动手掌握,出了毛病就难分析原因。”并言传身教,设计窑炉,每块耐火砖都亲自计算,烧窑也是常跟班熬夜。他技术全面,对坯釉配方、窑炉、颜色釉等均有较深的研究和造诣。他是景德镇手工成型改机械成型、柴窑改煤窑的先行者,为景德镇陶瓷工艺的革新做出了贡献。

 

郑水发

郑水发(1930-1967年)男,江西省景德镇市人。195010月加人中国共产党。1956年从事公安工作,曾担任过公安分局副股长等职。196752下午2时,市彭家弄公安局宿舍失火,郑水发闻讯后,立即赶到现场,先与妻子各抱一个小孩下楼,接着他冒着烈火浓烟上楼救人。当他将吴财发的母亲搀扶到楼梯边时,楼梯被烧塌,大火封住了楼门,他就背着老大娘摸进自己房间的窗前,用手猛砸窗户上的铁栅栏。油漆的板屋,处处冒火,风助火势,整个楼房霎时成了一片火海。他迅速取下身上携带的手枪,扔给楼下救火的人员,又找来斧头砍砸窗户铁栅栏,要救出老大娘。然而无情的烈焰迅速吞噬整个楼房,他在烈焰中牺牲,后被追认为烈士。

 

吴菊芳

吴菊芳(1898-1967年)字道达,祖籍安徽黔县,是景德镇市的著名中医。他14岁来景德镇当钱庄学徒,后以代写瓷字为生。30岁以后,因爱子生病,为庸医所误,遂立志学医。他常常深夜攻读传统医学著作,遇有疑难问题,便虚心求教于当时知名中医余益吾、刘定恒两位先生。由于常年坚持医药理论学习,注重实践,治愈不少患者。40岁以后,医名大振,便在桂花弄口正式挂牌行医,当时浮梁四乡及邻县前来就医的人络绎不绝。

他对《伤寒论》甚有研究,书中的条文、处方可以背诵如流。还着重研究历代名家注释,并结合临床经验逐条理解。每有所得,便在《伤寒论》读本上圈圈点点,加以眉批。

在临床实践中,他不主张把伤寒与湿病对立起来,认为两者均属外感热病,内涵虽然各异,但都揭示出外感热病的辩证层次和治疗规律,有相得益彰之妙。他临床治病以经方为法,时方为用。早年曾于《光华医学杂志》上发表文章,阐述了这一观点。

1956年,他加人了中国共产党。1959年任景德镇中医院副院长。曾被选为市一、二、三届人民代表。主要论著有《吴菊芳医案》等。1967年病逝。

 

 

王步(1898-1968年)字仁元,别号竹溪,晚年作品常署“陶青老人” ,祖籍江西丰城县。1907年来景德镇投师学艺,在镇从事陶瓷美术创作生涯60余年。平生所作釉下、釉上绘画,堆雕,刻花等作品数以万件。尤精于青花,有“青花大师”之称。

他年幼丧父,在亲友帮助下,9岁来景德镇拜青花艺人许友生为师,学徒3年,工场倒闭,靠画鸟食罐为生。不久受陶瓷专家吴霭生所聘,到景德镇“瓷业美术社”承担仿古瓷制作任务,他朝暮临摹,奠定了扎实的瓷画技艺基本功。后来,他开始了自己的艺术道路,把写意墨画的技法与青花技法结合起来,使用中国水墨画的表现方法画青花,墨分五色。并专心研究清代画家“八大山人”的笔墨技艺为花鸟传神,创造了独特新颖的画风。抗日战争爆发后,瓷业萧条,青花瓷产量更少,他又从事釉上粉彩装饰艺术,绘画人物、山水、丛菊。建国后,他从1953年起继续钻研青花技艺。1954年到江西省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工作。此后十多年中,是他在艺术道路上最成熟的时期,他曾为中德、中保等国际技术合作提供了有关釉下彩绘的文字和实物资料。他所绘制的青花瓷,既有高达2.%米的万件瓶、3尺瓷板,也有小巧精致的日用茶杯,碗、盘、鸟食罐等;既有高精产品“人民大会堂”的青花桌面及其他陈设瓷等,也有普通的日用瓷渣胎碗等。这些作品品种多样,风格各异,画意浑厚、茂朴、清新、刚劲,富有新时代气息,传统风味和民族特色。

他的作品曾在国内外画册上发表,有的在日本、前苏联印成了精美图片,并为国内外博物馆所珍藏。1968年王步逝世,终年70岁。他的青花艺术对后人影响很大,他的画风为陶瓷青花艺术开拓了新的途径。

 

王仕仁

王仕仁(1922-1972年)乳名乌狗,1922年出生于景德镇市昌江区鱼山乡徐坊村。曾就读于本村私塾,1915年投鄱阳饶河戏班学艺,拜著名“上手”(即主胡)金榜为师。其后,相继在((叶荣春》、《南州同乐》、《玉麒麟》、《筱京舞台》等戏班担任主要乐手。

194911月来景德镇,组班演出于“工人戏院”(湖南会馆内)。19524月任上饶赣剧二团团长。1953年,任教于江西省赣剧团演员训练班。1957年任江西省文艺学校赣剧科主任。1958年被选为江西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多次评选为省劳模和先进工作者。50多年来,他勤学苦练,技艺超群,丝弦管笛,艺精技巧。司鼓、帮腔均为高手。300多出高、昆、弹三腔剧目,谙练娴熟,伴奏自如,与演员珠联璧合,堪称饶河第一琴师。

他为人正直,乐于助人。每当戏班歇地(停演),面临困境,主动以自己的积蓄资助同仁共渡难关。他自学伤骨外科医术,为人治病药到病除,名震饶河。对贫困患者和同班艺友,分文不取,并多次用口为病人的肿毒,如背花等吸吮浓血,病人感激涕零。人们都称颂“乌狗师真是好人呀” !他学习刻苦认真,整理了传统音乐,江西出版社出版的《赣剧音乐》(弹腔部分)、省文艺学校编印的《弋阳腔曲谱》、《赣剧吹打曲牌》以及一些高腔音乐教材均出他之手。省赣剧团陆续排演的弋阳腔((珍珠记》、《金印记》、《还魂记》、《荆钗记》很多曲为他所作。《珍珠记》、《江边会友》为他司鼓,多次随团参加中南地区会演和上京汇报演出,荣获音乐奖。60年代初,加人中国音乐家协会,被选为理事,并任江西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1972年,在景德镇市蛟潭公社病逝,终年70岁。

 

罗迈生

罗迈生(1933-1973年) ,祖籍江西都昌县,从小就来景德镇坯厂学徒,出师后为成型施釉工人。

罗迈生工作积极,对技术刻苦钻研。20世纪60年代中期,他首次革新传统的施釉方法,改手工沾釉、馒釉为半自动化管道喷釉。开始是试制单管喷釉,成功后又试制双管喷釉,最后试制到三管喷釉。喷釉方法成功后,尤其是双管施釉,已在部分瓷厂中推广使用。接着罗迈生又和秦红生一起,大胆创造了70型成型自动流水作业线。这一创造虽未得到推广使用,但对陶瓷生产向连续化自动化方向发展起到了推动、促进作用。罗迈生刻苦学习,日夜奋战,带病工作积劳成疾,成为景德镇瓷业系统突出的先进代表。中共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市人民学习罗迈生敢于革新的精神,努力推动陶瓷系统和其他系统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活动的开展。

 

曾水苟

曾水苟(1957-1979年)景德镇市蛟潭区洪源乡罗家村徐家桥人。1978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92月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

他小学毕业后,在农村从事劳动。19783月应征人伍。在部队勤学苦练,严于律己。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他多次向组织递交请战书,要求上前沿阵地。批准后,他随部队直抵中越边境,在“友谊关”一带参战。他和全连战友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向越战区纵深穿插,先后参加460高地、423高地和玻堡高地的战斗,并配合友邻部队攻克越边境重镇―同登。他作战时勇敢顽强,机智灵活,多次受到部队领导和战友的赞扬。

1979227,曾水苟所在的团负责攻打扣马山。扣马山为谅山市的北大门,海拔800米,山势险要,任务艰巨。曾水苟所在连的任务是扫清扣马山东侧越军据点内的守军,保证团主力左翼的安全。在炮火掩护下,他们尖刀班向越军阵地发起猛烈冲锋,迅速突破越军第一道堑壕,但越军顽固对抗,炮火猛烈。曾水苟和战友们机智灵活地利用地形地物,交替掩护,迂回前进,继续向越军据点发起攻击。在接近越军据点时,越军射来一发炮弹在曾水苟身边爆炸,他负了重伤,经卫生员全力抢救无效,为祖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中国人民解放军53504部队为曾水苟追记二等功,根据他生前的要求,党组织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梁崇朴

梁崇朴(19151979年) ,江西抚州人。1935年毕业于江西国立中正医学院,后留校任附属医院外科医师兼外科助教。1948年来景德镇开设私人诊所。

抗美援朝期间,崇朴调回南昌人民医院任外科主治医师。1955年回景德镇,先后任工矿医院、第一医院外科主任。1956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62年就任第一医院副院长。景德镇医专成立之后,兼任副校长。在第一医院工作期间,首次在景德镇市进行了脾肾静脉吻合手术、心包部分切除手术、食道癌改道等大型手术。1964年组织手术医疗队深入农村,遍及各公社大队,共做大小手术300余例,有的因陋就简在农民家里进行,确保了每一例手术都圆满成功,为病人解除了痛苦。他善于总结经验,撰写阑尾炎250例临床分析等多篇论文,分别发表于《中华外科杂志》、《江西医学杂志》等刊物。编写过公社医师进修班试用教材《外科学》。晚年热心于中西医结合工作,废除胃切除后二管一禁。研制中草药注射液,为100多例病人进行枯痔疗法。用针灸治疗十大病症,如阑尾炎、肠梗阻、急性乳腺炎等。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他有较深的造诣。经常辅导医务人员学习外语,提高他们外文阅读能力。

“文化大革命”中,他由农村调回任市卫生学校校长。1979年因肝癌逝世,终年64岁。

 

刘五立

刘五立(1910-1979年) ,河北天津人。191046日出生于烟台。1955年来景德镇,为市京剧团著名演员。

11岁拜师学艺,刻苦练习基本功,长年坚持不懈。16岁在天津登台演出豪头武戏《挑滑车》,他饰高宠,得到当时京滓京剧武行名角厉慧良等的称赞叫好,因而崭露头角。19589月,参加江西省第二届戏曲观摩大会,主演《林冲夜奔》,获节日演出奖,人称“活林冲”。19598月,随剧团赴庐山为中共八届八中全会演出《长坂坡》,《大破拐子马》等京剧,得到中央首长的好评,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了他们并合影留念。19617月,以刘五立为首创作并主演了大型新编历史剧《轩辕大战蚩尤》。为庆祝建国12周年,他改编、导演《郾城之战》,主演爱国名将岳飞。1963117日,全国文联副主席、剧协主席田汉和戏剧史家周贻白、著名导演郑君里等观看他演出的《长坂坡》后给予高度评价。1965年演出《五岔口》,受到省委白栋材等领导接见;李富春、陆定一和郭沫若等中央领导看后,均给好评。

他一生勤勤恳恳,热爱本职,并无私地把技艺传给后生,培养新一代的人民演员。

 

江长生

江长生(1948-1980年)景德镇市人,出身贫农。196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0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73年退伍回乡后,担任市竟成公社人民武装部干事兼武装基干民兵连连长。在民兵训练实弹投掷手榴弹发生险情时,舍己救人,光荣牺牲。

江长生在部队时,主动要求分到最艰苦的施工分队风钻班,后来农场需要人,他又带领全班到农场搞农业生产。退伍后在公社武装部工作。他刻苦钻研军事教材,写了10多万字的军事笔记,在训练中不怕苦、不怕累、摸爬滚打,处处做示范。他生死关头挺身而出,曾从河里救起过同村少年方银菊;为保卫国家财产曾勇斗歹徒受到赞扬。

19801017上午,他带领武装基干民兵连进行手榴弹实弹投掷训练。民兵余国真由于心情紧张,在投弹时不慎把手榴弹滑落在右身后2尺和教员左后1尺处。弹内丝丝冒烟,即将爆炸。当时,江长生站在余国真左侧距弹着点10来尺远的地方。他见情况危急,高声发出“卧倒”口令,自己却一个箭步冲上去,抓起冒烟的手榴弹正要往外扔去,但听轰的一声,手榴弹在他手中爆炸,民兵余国真和教员安全脱险,而江长生却倒在硝烟和血泊中。险情一过,大家急忙看视江长生,只见他负伤60多处,浑身成了血人,忙送医院抢救。因伤重失血过多,于当天上午1040分逝世。他光荣牺牲的消息一传开,许多人都为他的英雄行动震撼痛哭哀悼。

江西省军区于19811月发出通令,给江长生追记一等功,号召全军区的部队和专职武装干部、民兵向他学习。

 

 

刘莹(1900-1982年)女,祖籍都昌,景德镇出生。1922年考人南昌女子职业学校。1926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任国民党景德镇市党部妇女部长、景德镇市妇女解放协会委员。在大革命时期,景德镇妇女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组织。刘莹等人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妇女解放运动,号召妇女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大力提倡女子受教育,反对对女工和童工的残酷剥削,提倡妇女放足、剪发,禁止蓄婢,解放娼妓,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她们的斗争不仅有力地冲击了封建势力的统治,而且提高了妇女的觉悟,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妇女干部,充分显示了妇女在革命中的巨大力量。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肆意捕杀革命人士,刘莹遂潜往上海。此后,因未接上党的组织关系而脱党。1982年病故。

 

张士华

张士华(1902-1983年)字菊笙,祖籍江西婺源县,世居景德镇。

1916年,他就读于上海青年会中学,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参加反对段祺瑞政府和抵制日货斗争。后来受孙中山等革命先驱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参加了反帝反封建主义的斗争。后考人上海政法大学法律系,因读进步刊物,对共产主义运动有了初步认识。1926年至解放前夕,先后在景德镇的时敏、中山、镇中、陶职、浮中、临中、天翼、紫阳等中小学校任教,曾担任过教务主任。他教学有方,为学生所敬服。一次天翼中学发生学生鸣枪斗殴事件,校方请警察平息无效,后经他耐心劝解,学生才停止争斗。1945年解放战争爆发,他任教于紫阳中学,当时国民党特务对进步青年进行迫害,他巧妙地掩护了张国钧、张云樵、程渊源等从容逃脱。

建国后,任市第二中学校长,后历任市文教科长、局长、陶瓷学院副院长、市政府委员等职。50年代加人中国共产党。他作风民主、平易近人,待人热情、诚挚,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景德镇市的教育事业。

 

张云樵

张云樵(1916-1983年) ,原名三桂(圭) ,别号仲连,祖籍江西婺源县,191612月生于景德镇。

他幼年家贫,9岁就读于村小,12岁替族叔放牛糊口。19犯年考人景德镇中学,肄业两年,迫于生计,中途退学。后随陶瓷美术界名家王大凡学画。由于天资聪慧,勤奋好学,每有习作,均卓然不凡。1935年考人景德镇陶业人员养成所,继续深造。学习期间,受师生爱国思想熏陶,追求真理,走上革命道路。他不顾白色恐怖,在进步青年学生中,组织文学团体“前哨社”。并在《陶业日报》的《前哨》副刊上以推行新文字改革中文拉丁化为名,针砭时弊,宣传抗日,后《前哨》被迫停刊。他又秘密组织救亡读书会,参加者达三、四十人。“头颅肯使闲中老,祖国宁甘劫后灰!”理想与抱负使他们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出墙报,贴标语,公开宣传联合抗日的主张。因散发《张杨通电》传单,他和救亡会的4名同学于193612月被捕,后经亲友营救,于19371月出狱。不久,他和皖赣边界直接受中共闽浙特委领导的游击队取得联系,参与游击队收集情报、购运军火物资、掩护侦察员等活动。同年秋,他组织“抗日救亡歌咏团” ,针对官吏的凶残,编出“鄂都府,阎罗殿,黄泉路上,万恶昭彰”的歌谣,一经唱出,流传甚广,鼓舞斗志,影响极深。同年11月他加人中国共产党。1938-1940年,他首任中共景德镇支部书记后又担任浮梁中心县委书记。为适应白区环境,开展党的地下工作,他时而衣冠楚楚,出没于闹市通衢,时而科头布履,跋涉于僻壤山村。194011月(一说1941年皖南事变以后) ,他被派往江北敌后开展游击活动。由于湖区游击队受挫,少数同志悲观失望,他用“星火燎原”的革命道理,教育鼓励他们重新组织队伍。

19413月,他任赣北特委组织部长兼任长江游击大队的领导职务,率领这支刚组建的人民武装,转战于彭泽、宿松、黄梅、望江之间的长江两岸,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威震大江南北。19431945年,任敌工部长于江苏盐城。他单枪匹马,深人虎穴,打人国民党33师情报组,与军统特务巧妙周旋,掌握了军事上的主动权。张云樵先任中共淮安敌区工委书记,后任淮安市委书记、市长。194610月,调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民运部长兼武装工作团政委,配合主力部队,为四保临江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由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记特等功一次。辽东军区下达嘉奖令,在全军大会上给予表扬和奖励。194710月,张云樵转到地方工作,先后担任中共安东省第四地委委员,赛马、宽甸县委书记。

19495月,他随团南下,担任安东省南下干部大队政委,回到景德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云樵任中共浮梁地委常委和浮梁专区行政公署专员。在任期间,他渴望桑梓腾飞,恢复和发展了瓷业生产。1951年,张云樵调任南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1953年张云樵任中共南昌市委第一副书记,书记处书记,南昌市人民政府市长。他主持南昌市政达巧年之久,夜以继日地工作。组织建桥修路,发展城市交通事业,使英雄的南昌城,旧貌换新颜。1962年,南昌洪水成灾,他兼任抗洪总指挥,身先士卒,通宵达旦地转战于富大有堤、赣江大堤、桃花堤、潮王洲等危险地段,指挥抢险。当“八一”大桥有被洪水冲毁的危急时刻,他和其他领导一起,动员全市各方面力量,果断指挥,连续作战,终于取得胜利,受到群众赞誉。

他生活简朴,兴趣广泛。不仅喜爱琴棋书画,而且能作诗填词,对古文有较深的研究。“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1980年昭雪。晚年任中共抚州地委常委,抚州地区革委会副主任,主持抚州地区工作。1983628日,病逝于南昌,终年67岁。

 

 

何燮(1909-1983年)又名秋槐,婺源人。1926年春在景德镇加人共产主义青年团,3月加人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先后任共青团景德镇特支书记、团市委书记、团浮梁县委书记和中共景德镇文教支部书记等职。19266月,何燮接替向义担任共青团景德镇特支书记。

1926年上半年,党组织发动开展“红五月”的斗争,适逢北伐军在江西取得胜利,在这有利的形势下,中国国民党景德镇市党部从地下转为公开,但共青团组织仍处在地下。当时,何燮任中国国民党景德镇市党部青年部长,便利用这一公开身份先后在小学教育界和失学青年中发展了共青团员巧人,其中大部分后来转为中共党员,多数被安排在景德镇市党部青年部、宣传部和县党部以及教育界工作。19275月底,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景德镇市委成立,何燮任书记。

共青团的工作重点首先是开展学生运动,中共党团组织在模范、时敏、竟成、女子公学等几所完全小学高年级学生中做工作,成立了景德镇学生联合会。并领导、组织他们在革命节日做宣传鼓动工作、游行示威时站岗放哨等。取消了一贯由少数人所把持的教育会,重新组织成立了教职员联合会,由何燮任常务委员,自此把教职员联合会活动纳人革命轨道。为了做好青年徒工的工作,在团组织的领导下,成立青年工作团,由何燮任团长。但该团成立不久,由于党组织遭到破坏,革命进人低潮,青年工作团随之解散。

大革命失败后何燮与党组织失去联系,至1948年,何燮参加民盟组织。建国后曾任景德镇太白园初级中学校长、民盟景德镇市委宣传部部长等职。198312月病故。

 

张了然

张了然,1922年生,江西余江县人。1945年学医于江西万年县华桂中医诊所,解放初来景德镇谋生。

他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近四十年,擅长中医内、儿、妇科及针灸。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金匮要略》去解决疑难病症。继承李东恒的((脾胃论》和王清任的“活血化瘀”法,创立“中气法”及“温通经络法”用于临床,得心应手。十一届三中会之后,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撰写《怎样教好一堂课》的论文,自制“舌诊电器教学仪”、通过荧光屏进行舌诊的直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他还撰写全国中级卫校教材《中医儿科学》、《中医麻诊》等八个病症的文章,经教学使用,反映良好。他一生撰写的医案、医话、医学论著等共150多篇,计52万余字,为珍贵的医学遗产。

他曾任景德镇医专教导处副处长、中医院副院长、市卫校副校长、中医院名誉院长等职,他一生竭精尽力于医疗事业,深得同志们的爱戴,当选为省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省民革委员、市民革副主委、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1985年被癌症夺去生命,终年63岁。